玩咖

台、泰藝術家以歌謠顯影時代 當代館新展「非遊記」 探討移工、原民勞動文化

台、泰藝術家以歌謠顯影時代 當代館新展「非遊記」 探討移工、原民勞動文化
策展人鍾適芳、台北市文化基金會的副執行長鄭喻文、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駱麗真、藝術家施永德、協同策展人張正、廖雲章在展場入口合照。(圖/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,以下同)

若有人長期關注移工議題或原住民勞動文化,或許可以考慮走訪台北當代藝術館新展「非遊記」,該展由國際展演經驗豐富的鍾適芳擔任策展人,召集台灣協同策展人廖雲章、張正,以及泰國協同策展人格拉西亞.卡威旺、塔農.恰帕迪、阿堤.穆桑組成跨國策展團隊,歷經兩年的前期研究、紀錄、展演與策劃,透過台灣及泰國共11組藝術家/團隊視角,深刻呈現台灣與東南亞的勞動文化在政治、經濟、社會、種族等議題下的寫照,即日起至7/17在當代館展出。當然styletc記者提醒,近期疫情升溫,觀展務必做好防疫措施、配合相關準則。

打三劑享優惠 飯店用餐8折起…入住免費升等房型 

施永德作品《不同吸引力 II:移鄉》,透過訪談移居台北從事建築工作的阿美族人,以及東南亞移工的故事而創作。
施永德作品《不同吸引力 II:移鄉》,透過訪談移居台北從事建築工作的阿美族人,以及東南亞移工的故事而創作。

策展人鍾適芳表示,「非遊記」是場跨時代、跨國界勞動者遷移軌跡的紀實,台灣引進外國移工至今已30年,來台泰國移工中又以來自泰國東北伊善(Isan)人居多,這區域的伊善人發展出摩蘭(Molam)歌謠記敘他們被隱蔽的歷史。這次展覽聚焦探討泰國東北民歌「摩蘭」與台灣原住民傳唱的「林班歌」,兩種歌謠文本相互參照,作品形式從歷史檔案、唱片錄音、空間重現,到聲景、影像等裝置,以兩條交錯、相續的軌路,交互敘述在國家發展政策下,弱勢群體的勞動型態與生活。

第一軌展間再現移工交流據點台北車站大廳「地板圖書館」。
第一軌展間再現移工交流據點台北車站大廳「地板圖書館」。

展覽入口處敞開的是一條巨幅布幔,繪製一座山林草木豐盛的景象,似踏入林班工人勞動血汗的叢林、殖民經濟的砍伐場或冷戰下沒入叢林的隱居地。展區「第一軌《我們可不是來玩的》」屬於移工第一人稱自敘的系列創作,協同策展人廖雲章、張正是兩位長期投入東南亞移民工議題的耕耘者,曾參與創辦東南亞移工在台發聲的重要媒體刊物《四方報》,及經營東南亞主題書店「燦爛時光」。系列創作分布在三個展間中,移工們以手邊有限的工具表述自我,記錄下對台灣社會的觀察、對勞動的意見、對遠方家人的思念、對情感與生活的掙扎。

阿比查邦.韋拉斯塔古(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)作品《野紀史》。
阿比查邦.韋拉斯塔古(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)作品《野紀史》。

「第二軌《再等我三年》」展區則由策展人鍾適芳與泰國協同策展人格拉西亞.卡威旺、塔農.恰帕迪、阿堤.穆桑,以泰國東北民歌〈摩蘭〉及台灣原住民的〈林班歌〉為本,將泰國和台灣藝術家的作品相對照,迴盪出勞動遷徙與歌謠政治的敘事軸線。例如「你哥影視社」影像團隊錄像作品《多過必要》,記錄在台泰國東北青年工作之餘的各項娛樂生活側寫,試圖透過影像與聲音裝置,重新思考台灣社會與移工間的連結與隔閡;而《野紀史》三頻道錄像作品則為導演阿比查邦近期的作品重構,使用錄像裝置、聲音、詩句及影像等媒材,揭開其家鄉泰國東北伊善地區在地信仰、神話、不斷的政治動盪及國家暴力在歷史軌跡上的交匯,並質疑主流歷史如何被形塑。

大大樹音樂圖像展出的《流浪記》,收錄1950至1990年代末台灣原住民勞動歷程與歌謠。
大大樹音樂圖像展出的《流浪記》,收錄1950至1990年代末台灣原住民勞動歷程與歌謠。

展期間同步規劃「非遊記」映畫院,挑選來自泰國及台灣的4部影片回應展覽主題,5/27第一場主題「冷戰與摩蘭敘事」,放映《社區發展宣導員》與《桐潘》,分別由美國及泰國學運組織所拍攝,展現出冷戰時期兩方截然對立的意識形態;6/10第二場主題「遠洋的思念」,放映《那一片湛藍無垠的海洋》,阿美族導演喇外‧達賴透過鏡頭,記錄遠洋船上原住民勞工的勞動狀況;6/24第三場主題「移工為什麼要逃?」放映曾文珍導演的紀錄片《逃跑的人》,呈現台灣逃逸移工的生活處境與紀實。每場次皆安排映後座談,詳細資訊可參考官網(https://www.mocataipei.org.tw/tw)。

猜你喜歡

TOP

  1. 焦糖楓x星球工坊爆米花 串燒變身爆米花甜鹹滋味超欠吃!
  2. 馬東石5月辦婚禮 《犯罪都市4》朴智煥搶先補宴客
  3. 許瑋甯與路斯明展開不倫戀引觀眾共鳴 林依晨遭賀軍翔冷暴力衝向婚姻困局
  4. 新手容易誤解的三種貓咪行為! 睜大眼看你、搖尾巴都是在不爽
  5. 朱智勛帶韓孝周回家嚕貓 槍林彈雨中甜喊:我會保護你!